对中国人来说,“回家过年”是最重要的民俗。
“一年不赶,赶年三十晚”。腊月底的车站人潮涌动:拖儿带女的、大包小包的、肩扛手提的……一幅幅千姿百态的归家图,带着细腻绵长的人情味和终于回归的烟火气,是那样抚慰人心。“春运”载满热切的期盼驶向团圆。
在我们心中,家是内心深处的情感依归,家庭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系。春节是家最重要的节日,是祭祀祖先、探望父母、会聚亲人的日子,是每个人生于斯、长于斯的生活根脉。一声“过年”,牵动着我们心头最温馨的情愫。故土芬芳、耳畔乡音、舌尖味道,有了它们,才有了“年味”。
“一元复始,万象更新。”大红灯笼沿街高悬、民间舞蹈龙腾虎跃,多彩的春节习俗是民间艺术的盛大舞台,洋溢着浓郁的文化味:千门万户的大红春联,以对仗工整、简洁精巧的文字传递了喜庆祥和、和合美满的节日气氛,也展现着飞扬的文采与深厚的内涵;寓意纳福迎祥的年画将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有机结合,承载着人们内心的愿景;精巧的窗花、门笺,每一幅都充满智慧和暖意,也将人居环境点缀一新;锣鼓、小戏、秧歌、高跷,既是乡村社区的群体娱乐,也是振奋精神的艺术行为。在肃穆的冬寒时节,我们以郑重的姿态、强烈的色彩、动感的舞乐提振精神,为平凡的日子奏出温暖、盛大、向上、向善的节日乐章。
曾经,在老舍先生笔下,春节是腊月拾掇忙活,是正月里飘香欢喜,是岁尾年终之时的美味佳肴,是新故相推之际的红火气象。在今天,春节有了新的“打开方式”,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,遥隔万里并不妨碍视频连线,稍动指尖也能互贺新春。从传统爆竹到电子爆竹,从走亲访友到云端拜年,从手写福字到互赠“福卡”,当老传统遇上新潮流,年俗形式虽然有了新花样,但我们的文化追寻和情感慰藉始终都在,传统年俗的文化韵味穿越时空、历久弥香。
春节,是四季轮回的起始,是重整出发的契机。我们放缓身心、互致祝福,既是为了品味温馨的亲情、慰藉一年的辛劳,也是为了培育梦想的蓓蕾,眺望随风起舞的日子。(林珊珊)
责任编辑:卢彬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