谈精神文明的重要,但并不是否定物质文明的重要。邓小平同志曾指出: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样重要,两手要一起抓,两手都要硬。由于发展阶段不同,重视的程度也有所不同。当温饱尚未解决的时候,何谈诸子百家、孔孟之道、禅要心法,对于大多数老百姓而言,这就像水中月镜中花,天上的日月星辰,虚无缥缈、遥不可及,远不及大米白面实在。但是当物质文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,就不得不重提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了。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。要准确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,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,同时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、涵养民族精神力量,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。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,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倡导民众塑造高尚道德情操、教育干部建立正确的家风家教,引导老百姓尊老爱幼讲求孝道,创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。
说到精神文明就不得不提到教育,说到教育就不得不说到家教。家教,即是身教(言传身教)。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,家人是一个人接触到最多的群体,爸爸妈妈、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、哥哥姐姐、姑姑姑妈、舅舅舅妈、伯伯大娘……这些最亲近的家人的一言一行,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,这就是最初的启蒙教育。当今全世界的教育学家都一致认为,教育分三个重要阶段:0-3岁,3-7岁,7-12岁。这三个阶段,孩子都会有哪些表现?首先,0-3岁年龄段,孩子基本上所有的时间都在家里,接触最多的、最亲近的家人;3-7岁年龄段,孩子除了一天8个小时在幼儿园学习生活,其余16小时也还是在家里;7-12岁年龄段,是养成孩子性格90%的重要阶段,每天最多有10个小时在学校,其余14小时还是在家。总而言之,家庭、家人是孩子小学阶段最重要的“避风港”。而良好的家庭教育观,也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。
谈及家教,避不开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儒家思想。当然,也不是全盘否定西方的教育模式,但相对而言,如果从重视文化的深度厚度而言,西方文化更显得相形见拙。悠悠华夏五千年,虽说近一个世纪来物质文明落后于西方,但谈及精神文明,从古至今从未衰败过,是至今尚存的唯一个的文明古国。即使是物质文明,从远古至公元18世纪,中国也曾一直傲立于世界文明之首。中华民族历来注重精神文明建设,尤其注重道德品格修养,重视家风家训家教。从古代的举孝廉、《三字经》《弟子规》,到如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和引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,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无不是重视精神文明和道德教育的体现。
那么,中国当代教育的目标是什么?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: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。
德:主要靠家庭教育。对孩子的教育,应以德为先。德才是人才的灵魂,是立身之本。德育,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,从“小学”到“大学”,从“人之初性本善”到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到“止于至善”。
智: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,主要靠学校教育,智不单指智力,应该是智慧。智慧则不单指学习能力,还有为人处世的道理,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,这很大程度上又是家庭教育的范畴。
体:强健的体魄是“革命的本钱”,强身健体应从娃娃抓起。关于身体素质的重要性,众所周知。建议在小学阶段学习广播体操外,应该推广普及“七禽戏”,不但增加了趣味性,还能全面增强学生体质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可谓一举多得,何乐而不为?
美:靠家庭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。“美”,应该包括自身美和审美,终归来说还是审美。因为只有正确的审美,才能把自身变美。这里的美不光是对艺术的欣赏水平,还包括对品德、文化、自然等等的鉴赏能力。它需要一个完备的培养体系,汇总起来说,就是要培养孩子有正知正见,能准确的分别评判什么是美(善)?什么是丑(恶)?
劳:这是二十大报告里新加入的内容。“劳动创造幸福”“中国梦·劳动美”、大力弘扬“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”……这无疑是对这个阶段的少儿存在的关键问题的对症下药。有些孩子存在一些错误思想,不劳而获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、不懂感恩,还缺乏正确的认知力和生存能力。生活即教育,应对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,让孩子获得生活体验,拥有正常生活技能。
毛泽东主席青年时代的著作《心之力》提出,“夫中华悠悠古国,人文始祖,之所以为万国文明正义道德之始作俑者,实为尘世诸国中最致力于人类自身与天地万物间精神相互养塑者也。盖神州中华,之所以为地球文明之发祥渊源,实为诸人种之最致力于人与社会与天地间公德、良知依存共和之道者也……”。让我们更加重视家庭教育,增强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。(评论员:梁钿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