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中国土司文化之乡”的广西忻城县,文化是“精神推动力”。忻城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,按照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”总要求,积极推进文化振兴,以德润心、以文铸魂,将文化“软实力”转化成乡村振兴“硬支撑”,走出一条文化先行的乡村振兴之路。
思练镇石龙村蓝家屯航拍景色 通讯员 潘显高 摄
乡土有“颜值”更有内涵
走进思练镇石龙村蓝家屯,整洁的道路、碧绿的河水、美丽的小桥、别致的农家小院让人耳目一新,一幅和美乡村的画面映入眼帘。
蓝家屯村民小组组长蓝英华介绍,2022年,忻城县投入700多万元,在蓝家屯实施游客中心、文化馆、壮食坊、玉米铺、红糖工坊改造及整村人居环境整治、休闲步道建设等项目,“脏乱差”现象没有了,“无人管”变成了“村民自治”。
蓝家屯的变化是忻城县紧抓“美丽乡村·文明家园”建设,实现旧貌换新颜的一个缩影。近年来,全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,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,不断加强乡村环境整治,完善基础设施建设,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,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扮靓乡村提“颜值”。截至目前,忻城县共创建市级以上文明村镇52个、文明单位43个、文明校园24个、文明家庭14个。同时,不断加大村级文化活动广场、农家书屋等建设力度,实现了村级文化广场、农家书屋、宣传专栏在131个行政村(社区)全覆盖。
为推进移风易俗、丰富文明实践活动内涵,全县131个行政村(社区)分别召开村民大会征求民意,结合村情重新修订村规民约,融入“五个统一”、节俭操办、敬老爱幼、诚信友善等内容,引导群众“约”出新观念。城关镇隆光村、马泗乡马泗村、红渡镇六纳村、思练镇里伴村、古蓬镇龙利村等5个重点示范村在各个屯入口上墙村规民约和“五个统一”工作法内容,还利用民房、广场凉亭等阵地,绘制“移风易俗”“乡风文明”等主题墙绘。
移风易俗育出文化新风,忻城县组建起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,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活动,组织县文艺志愿者创作移风易俗主题文艺作品20多部,借力“送戏下乡”“推进移风易俗·助力乡村振兴”等志愿服务活动,将移风易俗主题搬上乡村舞台20多场次,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文明“忻”风景。
乡愁中滋养“文化之魂”忻城县把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作为贯穿乡村治理的主线,把精神文明、乡村振兴等内容融入到群众生活中,潜移默化转变乡风民风,有效提升群众综合素质。
每到周末,只要天气好,新圩乡新圩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就会非常热闹:老人聊天、小孩嬉戏、妇女跳舞、年轻人打球,各有所乐。
“自从有了‘村晚’‘村ba’,我们村每年都提前准备节目。”新圩村村民蓝华健说,准备活动的过程,其实也是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过程。
今年广西“三月三”,忻城县在城关镇城南社区文化广场举行了“广西三月三·八桂嘉年华”全媒大直播系列活动。唱山歌、舞蹈表演、情景剧演出、非遗展示、特产售卖等精彩的节日活动,吸引了众多游客关注。活动现场,歌声嘹亮、舞姿翩翩、掌声不断,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。
在文化沃土的滋养下,忻城厚植敬老爱幼底蕴,指导六纳村、马泗村等重点示范村屯发动村干部和志愿者建成“爱心家长”队伍,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,提供情感陪伴、心理健康引导、节日慰问等服务。发起“会嬢嬢 护童行”志愿服务项目,组织志愿者深入村屯开展心理疏导、安全教育等活动,为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忻城各乡镇统筹“社工 志愿者”力量,常态化开展义剪、清洁、关爱慰问等助老活动;探索“银龄互助”模式,引导身体健康的低龄老人“一对一”帮扶高龄空巢老人;在小村屯推行“人人都是志愿者”行动,形成一套“政府引导、社会组织带动、居民参与、积分奖励”的有效制度。2023年,思练镇鸿源社区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。
今年以来,忻城县文明办发挥各单位、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的中坚力量,组织105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开展“文明暖心”“文明实践”系列服务活动,传递社会正能量。截至目前,全县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168场次,受益群众3万余人。
“乡音”中传递文化能量
近年来,忻城县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和“好人之城”“双城”同创,通过构建培树机制、发挥模范效应、建设好人队伍等举措,推动“好人文化”长流水、不断档,涌现出“全国道德模范”蒙晓梅,“全国文明家庭”蓝绍会,全国“最美孝心少年”段雪梅,全国“新时代好少年”樊秋亮、刘艺媛,“中国好人”兰培文等国家级先进典型人物20余人,以及市级以上先进典型人物200余人,“好人之城”已成为大石山区的亮丽名片,成为乡村振兴的“文化能量”。
今年4月,古蓬镇龙利村“当家人”秦远莲荣登2024年第一季度“中国好人榜”。
秦远莲是“外来媳妇”,也是龙利村党委书记、村委会主任,一肩挑起两个“家”。她从丧夫失女负债累累,到感恩守诺还清债务,再到带领乡亲脱贫致富,成为全村致富“当家人”。秦远莲瞄准柳州螺蛳粉产业,带领群众清除村集体岭地200余亩桉树发展竹笋。2023年竹笋初获丰收,村集体经济由2020年的9.14万元增长到95.33万元,翻了10倍。
“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在秦远莲的带领下,村民想办法增收致富的劲头足了,邻里之间的纠纷少了,不文明的现象也少了。”龙利村驻村第一书记樊林武道出了乡村变化背后的“文化能量”。
“为了信守诺言,我不仅还清了家里的债务,还带着曾经帮助过我的父老乡亲一起增收致富,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。”在道德讲堂活动中,秦远莲讲述了本人事迹,感人的故事直击在场每个人的内心。
“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”、广西道德模范石支宇在古蓬镇“听党话 感党恩 跟党走”主题活动现场,讲述个人参与脱贫攻坚的先进事迹,激励群众一心跟党走;“中国好人”兰培文结合“我们的节日”主题,在中秋系列民俗活动中展示壮锦织锦技艺,为非遗传承发挥自己的光和热;全国“新时代好少年”刘艺媛加入义诊服务队伍,向群众展示从父辈传承下来的壮医治疗技法……忻城县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作为“忻城好人”践行善行义举的重要载体,有效激活好人队伍“雁阵效应”,为乡村振兴筑牢文化根基,不断催生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坚强道德力量。(中国县域经济报记者 朱柳蓉)
关键词:
| 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