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摆摊”宣讲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知识,上街清理小广告,上门帮助独居老人缴纳医疗保险,在各实践所(站)开展丰富多彩的假期活动……连日来,在象州镇的大街小巷、地头田间,到处可见返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忙碌身影。这是象州镇扎实引导“家燕归巢”返家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缩影。
返家乡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缩影。
近年来,象州镇坚持党建带团建,团建促党建原则,聚焦“引、育、用、留”四个方面,推动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活动规范化、长效化发展,不断加强乡村振兴青年人才队伍全链条建设,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。
写好“引”文章,在“源头活水”上下功夫坚持靠前谋划,把动员引导工作做在前面。依托党建引领构建网格管理机制,网格员日常入户走访时,及时补充完善信息台账,提前了解外出读书大学生的专长、实践意向安排等情况,让底数明了;每年寒暑假根据掌握名单,与有意向招募实习生的部门和村(社区)对接、研究,立足实际设置岗位需求,做到精准动员。“线上线下”齐发力,线上注重利用微信公众号、朋友圈、网格群等社交平台,宣传推介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;线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、驻村工作队和村级各类组织等引导作用,动员符合条件脱贫户、党员干部亲属子女报名,强化示范引领作用,吸引更多返家乡大学生参与实践,进一步扩大返家乡社会实践的扩大面。2023年以来,共为“家燕归巢”返家乡大学生提供实践岗位102个。
写好“育”文章,在“铸魂赋能”上下功夫 根据返家乡大学生的专业、特长,立足岗位实际,通过案例探学、实战跟学、交流促学、组团帮学等方法开展“一对一”“一对多”特色传帮带,探索“政治引领 实践养成 价值观培育”培养模式,开展思想交流座谈会、青年说廉洁故事、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等活动,持续增强广大学生的政治认同、思想认同、情感认同。利用辖区桂中(象县)农民运动旧址等红色文化资源强化育人功能,组织专题参观学习、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等,让学生“零距离”感知家乡的历史文化,“沉浸式”接受红色教育。强化社会实践育人功能,通过实地走访辖区商铺企业、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及宣讲政策等方式,“立体式”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,引导大学生当好家乡“代言人”、人才“推荐官”。
返家乡大学生宣讲。
写好“用”文章,在“发挥效能”上下功夫
坚持党建带团建工作思路,围绕产业发展、乡村振兴、红色研学等内容细化实践内容,以“小切口”推动“大服务”,围绕基层治理、助村带农、社会保障等,开展理论宣讲、卫生健康、文化文艺、法律服务、科学普及等志愿服务活动150余场。注重辅教结合“促成长”,激活学生最大效能。如2023年起,整合镇职工之家、花山社区易地搬迁青少年服务平台等阵地资源,精心打造“儿童之家”托管班,采取“托管 教育”相结合的方式为辖区学生提供托管服务,让150余名学生度过充实、愉快的假期。“除提供作业辅导外,返家乡大学生结合自身特长和专业优势,开设阅读、国学素养、演讲口才、音乐舞蹈、美术手工、安全教育等10类课程,缓解家长假期辅导难、看护难等问题,也为大学生们提供自我锻炼的平台。”托管班负责人谢丹介绍道。
返家乡大学生辅导儿童。
写好“留”文章,在“跟踪问效”上下功夫
利用微信公众号、电视、报纸等多渠道宣传工作开展情况,营造浓郁社会氛围,提高大学生参加活动的荣誉感与自豪感,以大学生网络社交圈为突破口,实现信息宣传联动,扩大人才振兴的力度、广度、深度,形成返家乡广大青年认同和支持服务乡村振兴的良好格局。做好持续跟踪问效服务,搭建大学生“线上 线下”互助互动平台,建立常态化联系,同时根据大学生需求,介绍辖区各项工作发展的人才需求及解读象州县人才引进政策,提供就业创业、学业深造等指导;积极向在校大学生常态化推送家乡资讯、实践信息、政策热点等内容,引导大学生和家乡“双向奔赴”。
关键词:
| 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