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早的阳光洒在合山市河里镇河里村“联营农场”水稻育秧基地的道路上,道路两旁的水稻秧苗整齐地立在田间,长势浓密,清新的绿色在夏日里让人眼前一亮。7月24日,记者一行人走进水稻育秧基地,看到工作人员早已在田间忙碌,浇水、喷洒农药、检查秧苗等工序一样不落。
河里村村民杨同乐看到基地里的秧苗长势良好,不禁喜笑颜开。他家共有一亩七分地,全都投入到“联营农场”项目中。“把地交给企业种水稻,省时又省力。”杨同乐告诉记者,一亩地每年能拿800元,平时来基地帮忙干活还有日结100元的工资。相比个人种植的辛苦麻烦,联营种植的方式让像他这样的农户舒心不少。
村民杨同乐和育秧基地工作人员一起查看秧苗和麦子长势。
近年来,河里村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举措,以“联营农场”模式为桥梁纽带,带动发展吸收河里村及周边村屯劳动力,发动群众成立农民土地合作社流转土地,建设优质水稻三产融合项目,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创收15万元。
目前,河里村已组织80户群众以360亩土地出资成立土地开发专业合作社,并与广西来宾河润农林投资有限责任公司、家庭农场联合实施规模化水稻产业项目,生产机械化和精细化得到同步提升。
航拍水稻育秧基地。
“整合之前,农户多以单干为主,效率低成本高,整合后我们通过无人机喷洒农药、机械化育秧等农业现代化技术,效率得到提高,成本也随之下降。”河润公司负责人廖劲春表示,“联营农场”解决了土地“小散乱”资源效能低、农业生产效率低、农民收入低的问题,既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,又促进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收。
沿着育秧基地一路来到村中主街,便看到一座粉刷崭新的“老楼”在村口静静矗立着,牌匾上的“中共河里地下联络站旧址”字样诉说着那一段岁月峥嵘的红色历史。
2016年,“旧址”成功申报为来宾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,并被列为自治区2023年度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项目,预计总投资350万元。除了对“旧址”进行改造提升,还对河里村进行道路拓宽、治理村庄垃圾、污水处理等,改善提升该村基础设施的同时,丰富红色主题内涵,以红色引擎带动旅游、带动乡村建设。
中共河里地下联络站被列为自治区2023年度农村综合改革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项目。
走进村中的“健康一条街”,只见街道平坦整洁,房屋干净敞亮,家家户户门前都贴着健康小知识、家风家训。“以前都是泥房,改造后治安变好了,住在村里很安全”“脏乱差的现象有了明显改善,大家对环境非常满意”“之前街道很泥泞,下雨天要穿水鞋,现在全是平坦的石板街”......骄阳似火,绿树成荫,村民们坐在树下闲话家常,谈到村中变化,个个赞不绝口。
河里村“健康一条街”干净整洁,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健康小知识、家风家训。
近年来,河里村围绕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,构建红色文化 旅游产业为发展动力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新农村,该村先后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护路安全村、广西壮族自治区2021-2022年度卫生村、自治区“三星级农村基层党组织”、来宾市健康社区等称号。
村民们在村中树荫下闲话家常,怡然自乐。
“我们将持续发展土地开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,引入龙头企业组建联营农场,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,带动产业发展、村民增收;另一方面,深入挖掘中共河里地下联络站等红色资源,多方面争取资金,打造红色教育基地,提升村容村貌,以红色引擎推动农旅融合,促进乡村振兴。”河里村委党总支部书记吴立香说。
村民们在家中娱乐闲聊,自得其乐。
夕阳西下,“健康一条街”里时不时传出村民们的欢声笑语,黄发垂髫,怡然自乐。脱贫后的河里村,正朝着更美好的未来阔步前行。
(来源:来宾市融媒体中心)
关键词:
| 下一篇